社科新闻
你当前所在的位置是: 首页>>社科新闻>>正文

西北环发中心主办的“清代中国生态环境特征及其区域表现”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西宁市召开

发布日期:2006-08-29     作者:     浏览数:    分享到:

2006年8月5-7日,由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、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典志组、青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联合主办的“清代中国生态环境特征及其区域表现”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西宁召开,到会代表50余人,会议共收到论文及论文摘要51篇。会议期间共有25位学者做了报告,4位学者做了即席发言,使参会学者的思想得到了充分的交流,会议取得了预期成果。

8月5日上午9点,大会在青海师范大学田家炳书院报告厅举行了隆重的开幕式,青海师范大学赵宗福副校长致欢迎辞,陕西师范大学西北环发中心主任侯甬坚教授致开幕辞,清史组姜涛研究员为大会致辞。随后,大会进行专题报告。本次会议共进行了4场专题报告和一场即席发言。内容涉及清代生态环境方面的主要问题,关注了生态环境科学及清代相关问题的理论探讨,突出反映了近年来学者在研究清代生态环境这一命题的实践和努力。

朱士光教授的报告《清代生态环境研究刍议》,谈到了研究清代生态环境及其变迁问题的重要意义,并指出了目前研究的薄弱环节及值得深入研究的领域,并强调了研究中需要注意的理论性问题。侯甬坚教授的报告《“生态环境”概念产生的特殊时代背景》,追溯了“生态环境”一词的产生背景,认为“生态环境”概念流行后给社会带来了许多积极意义,同时也认为:生态环境方面的研究著述工作,若落脚在自然环境上,具有可操作性;而区域生态环境特征的概括,属于一种基于区域基本素材的、经过抽象思维后的理性表达。日本东北学院大学的细谷良夫教授的报告《海城尚可喜???@の植?浃摔膜い啤芬陨惺献谄准胺街疚?依据,探讨了尚可喜坟园植被的变迁。何群博士的报告《清以来大小兴安岭环境与狩猎文化的生态人类学观察――鄂伦春族个案》,从生态人类学环境与文化关系的视角,以清初以来鄂伦春族的迁移发展历史为线索,探讨了狩猎文化与环境的互动历程和流变轨迹,为生态环境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。钞晓鸿教授的报告《清代关中的灌溉、环境与水利共同体》、胡英泽博士的报告《风水意识与煤矿禁采――以清代至民国时期的山西省为中心》都十分重视对碑刻资料的利用,为生态环境研究在资料利用方面提供了新思路。

除此而外,在大会上报告的还有杨煜达、李建胜、马玉山、吴文涛、赵鸣奇、孙冬虎、郭声波、崔永红、王社教、吕卓民、李并成、刘景纯、朱永杰、王培华、周琼、赵珍、刘祥学、朱普选、丁柏峰等教授或博士。王?F、王岗、蓝勇、张俊峰教授或博士进行了即席发言,提出了生态环境研究中值得注意和思考的一些重要问题。

8月6日,大会组织考察了青海湖,增强了代表们对人类活动对环青海湖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的认识。7日上午在一场精彩的报告和热烈的即席发言后,举行了大会的闭幕式。陕西师范大学西北环发中心朱士光教授为本次大会作了学术总结,对本次会议取得的丰硕研究成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,认为这次会议将对清史撰修工作起到很大作用和帮助,对清代生态环境研究将起到全方位的推动作用。青海师范大学人文学副院长杜常顺教授、清史典志组姜涛研究员为大会致闭幕辞。

7日下午,全体代表赴塔尔寺考察。8日部分会议代表赴敦煌进行了会后长线考察。

本次大会是国内首次关于清代生态环境研究方面的盛会,其成功举行,将为清代生态环境研究领域的进一步深入和拓展、清代生态环境研究的全面发展起到推动作